中藥治療焦慮與抑鬱|睡眠與能量調控的科學整合方案 盧大陸醫師

透過酸棗仁、柴胡、遠志等中藥,結合現代神經科學,從能量代謝出發,改善焦慮、抑鬱與睡眠問題。了解科學驗證的中藥治療新選擇

中藥治療焦慮與抑鬱|睡眠與能量調控的科學整合方案

睡眠-能量調控模型

結合中藥與現代神經科學的焦慮抑鬱整合療法

焦慮與抑鬱常源自大腦能量代謝不足與抑制性神經失衡。現代研究指出,睡眠障礙、情緒緊繃與慢性疲勞,與線粒體功能障礙及GABA系統失調密切相關。

中藥多靶點干預,全面調節腦部功能

  • 酸棗仁:增強 GABA 系統,改善睡眠與放鬆反應。
  • 柴胡:平衡神經傳導,緩解焦慮與情緒波動。
  • 遠志:活化神經生長因子(BDNF),提升情緒穩定度。
  • 梔子:降低壓力荷爾蒙,調節HPA軸。
  • 牛膝:支持ATP生成,提升神經活力。
  • 黃柏:活化AMPK,有助線粒體修復與抗炎。

中藥與西藥治療比較

治療面向 西藥(如SSRI) 中藥整合治療
起效時間 2~4 週 3~5 天內初步改善
能量代謝 部分藥物抑制 ATP 產生 牛膝、黃柏促進能量修復
神經穩定 停藥易復發 GABA 調節更穩定、延長療效

適合族群

  • 長期焦慮、睡眠品質差者
  • 慢性壓力、情緒低落族群
  • 對西藥副作用敏感,尋求自然療法者

整體療程重點

中藥療法以「能量修復 → 神經重建 → 情緒穩定」為主軸,結合科學指標監測,如睡眠品質、情緒評量等,提供全面身心調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