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者/盧大陸中醫師
大家普遍認為感冒是病毒感染造成,但病毒其實早已存在我們的上呼吸道。由於鼻腔無法完全封閉,口鼻經常開合,使得病毒長期寄居在呼吸道黏膜上。
感冒的真實起因:疲勞導致免疫力下降
感冒最直接的原因是身體疲勞,進而引起免疫力下降(註1)。當黏膜免疫細胞數量減少,潛伏的病毒便趁機侵入上皮細胞,成為病毒複製的工廠。免疫系統會清除被感染細胞,引發局部甚至全身發炎反應。
感冒的免疫應答表現包括:
- 免疫應答不反應:患者無不適感。
- 局部發炎反應:咽喉疼痛、不適。
- 全身免疫反應:出現發燒等症狀。
這是感冒初期最為難受的階段,治療重點在於控制病毒感染,減少病毒量,並達到清熱化瘀的效果。此階段中藥具有良好效果,能有效緩解咽喉不適。
感冒後期與久咳問題
隨著免疫力逐漸恢復,病毒濃度降低,發炎反應減輕。但因被感染的上皮細胞尚未完全修復,患者容易在遇到刺激物時反覆咳嗽。
根據我多年臨床經驗,促進上皮細胞的修復與再生是感冒後期治療的關鍵,也是中醫的強項。中藥能有效幫助細胞修復,加速久咳康復。而西藥多為止咳或消炎,缺乏補益作用,因此治療久咳較為困難,故有「醫生怕治咳嗽」之說。
註1:黏膜免疫系統概述
呼吸道黏膜是人體防禦外來病原的第一道屏障,包含以下免疫細胞:
上皮細胞相關免疫
- 杯狀細胞:分泌黏液捕捉病原,含抗菌成分。
- 纖毛細胞:將病原體帶出呼吸道。
固有免疫細胞
- 巨噬細胞:吞噬病毒與細菌,釋放訊號吸引其他免疫細胞。
- 樹突狀細胞:呈遞抗原,活化特異性免疫反應。
- 自然殺傷細胞(NK細胞):早期清除病毒。
- 中性粒細胞:感染時迅速趕到現場清除病原。
適應性免疫細胞
- T細胞:包含輔助型與殺手型,活化免疫反應並殺死感染細胞。
- B細胞:產生抗體中和病毒。
當身體疲勞或免疫力下降,這些防禦系統功能減弱,潛伏病毒大量繁殖,即引發感冒。
中醫治療感冒的特色與建議
中醫強調調理體質、提升免疫力,在感冒不同階段有不同用藥策略:
- 初期重在清熱解毒、化瘀止痛。
- 後期著重補益氣血、促進上皮細胞再生,幫助恢復黏膜屏障。
中藥的雙重功效,既能控製感染,又能補益修復,是感冒治療的重要利器。
📍想了解更多中醫如何治療久咳?
歡迎諮詢我們的專業醫師:
📞 電話:02-2212-3737
📍 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53-3號6樓
📱 LINE ID:加入桂枝香Line官方帳號